人人都有一颗上进的心,没有人生下来就颓废,就落寞,就自暴自弃的,那些失去拼搏动力的人都是经过了无数次的打拼,无数次的失败才变得气馁,在面对那些有背景,有能力,命运超好,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幸运儿,无论你如何的努力,总时差他们一截子,你困惑,你茫然,你失去方向,你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出身,甚至抱怨上天待你不公。人的一生中,才能重要还是机遇重要,还是命运早已经安排好?
我父亲有一个小学同学,在小时候他们俩是好基友,而且是邻居,这位伯伯比我父亲大两岁。因为家里困难,小学没毕业就不念了。那会还在文革中,而且是农村,上学的观念在他的父亲眼里,认字就算够了,在学下去根本没啥必要。回家以后砍材,帮着在生产队出工的父母做点热乎饭,这就是一个半大小子的工作,等再长大些,文革也快要接近尾声了,我父亲上了大学,他娶妻生子了,那时候还不到18岁。这人能干,地里的活干得好,然后他就养猪,养鸡,自己过日子过的还不错。那会我不大,我父亲跟我说,他还经常把自己家的鸡蛋往我家送,那时候鸡蛋是个挺宝贵的食物,一般都拿出去换东西,所以至今我父母说起他都会心怀感激。
七十年代末期的时候,他去长春走亲戚,路上坐火车的时候,听到两个人在聊天,聊天的内容就是养鸭子很挣钱,那时候南方个别地方已经有改革的迹象,管理也不是那么严格了,当大多数人还在文革的阴影中笼罩没有缓过来的时候,那些头脑活络的人已经开始要做点事情改变自己了。他回到家以后,去了县城,跟县里搞养殖的部门联系,当时正好县里被省里安排找专业户搞养殖,他自投罗网来的,县里给他提供了一批鸭苗,我还记得当时这批鸭子有一个非常牛逼闪电的名字,保险鸭,顾名思义,保证这批鸭子都是母鸭子,都是能下蛋的鸭子。那会农村没别的,就是地方大,他找了个地方,盖了个鸭舍,就是拿芦苇排子圈起来,鸭子白天在河里游泳,晚上打开排子门,鸭子自己就溜达回来了。
他养鸡,养猪都行,鸭子自然不在话下。这样子白天游泳,晚上消停睡觉,各个都溜光水滑的,长得好极了。县里没事就来看看,那他当个典型跟当时的县里其他村推介。县里的记者还来采访过他。没几年的功夫,到了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他靠着养鸭子已经年收入几千块,这可不是小数,那时候工资一个月就几十块钱,他一年的收入顶城里吃粮本人几年的收入。有钱了以后,他没有忘乎所以,世代务农的家庭,不管到什么时候都想着能够有个安稳的工作,挣得当时一辈子花不完的钱,就当大家以为他会继续当专业户的时候,他把鸭子卖得一只不剩,不干了。跑到村上供销社当了一个营业员,据我父亲说,他当时就想着能有个不当农民的工作,显得高大上。
靠着养鸭子挣的钱,在供销社这个旱涝保收的单位,他待的很舒服,家里还有点地,也养猪,鸡啥的,另外供销社是吃粮本的,再加上这个单位的特殊性质,啥也不缺,在那个买啥都要票的年代,他很满足了,可是好景不长,改革开放全面推开了以后,农村供销社成为第一批解散的国营单位,他打算终老在这个单位的希望落空了,没办法,他有回家务农了,因为在供销社的性质变化,他是吃粮本的人,没给他分地,另外开放搞活以后钱毛的很厉害,原来够一辈子花销的钱,眼看着不够用了,孩子也一天天的长大了,父母年纪也大了,花钱的地方很多。不干点啥,坐吃山空。可是干什么呢?当时农村干养殖的很多,还多数停留在老观念中,猪吃糠马吃草,放羊围着山坡跑的年代,他跑到省城去,弄回来了一些饲料,就用自己的猪做实验,猪长得很快,比别人家的猪提前几个月长成。
他在县城里弄了一个饲料销售店,这在当时是很有眼光的做法,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的土法养殖观念,想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他赊欠饲料给养殖户,你用就行,年底卖了猪再给钱,恰好那时候国家鼓励农村养殖,银行给无息贷款,用着银行的贷款,他把饲料进来,然后在赊欠给农民,一点一点的做大了,在80年代末期的时候,他代理了国内知名的几家饲料厂的产品,还有种地的肥料,化肥什么的这些农用物资,贷款已经还清,不再需要银行的支持,钱每天跟溪水一样流向他的账户。
他把公司开到了省里,在省会做了根据地,省内的几家城市都有他的分公司,生意做大了,在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资产已经到了几千万,跟国内这些饲料厂,国外的大牌子关系处理的都很好,生意越多越大。到了九十年代末期的时候,他再次做了一件让大家惊讶的事,把手底下的公司跟业务打包卖给了一家国企单位,连一点股份都没有留,把现金收齐了,回老家养老去了。那时候他才五十多岁,跟我父亲聊天的时候,他说不爱干了,有点累,钱也够了,这次绝对不会再像上次养鸭子的时候,挣的钱不够自己养老用的。
回到家以后,买了块地,这么多年他的户口还在县里,他盖了个小楼,消停的生活着,养了几条大狗,儿子在省城隔三差五的回来看他们老两口。生活过得很安逸而且富足。
2005年的时候,他去了北京,他的姑娘在北京搞了个对象。那会北京的房子还不贵,海淀的房子还没过万,七八千块钱一平,他拿出存款,在中关村附近买了一整个单元,现金付款,据说当时很耀眼。他当时的想法是把这一单元的房子出租,一个月能挣几万块钱,比银行利息高,用他的话说,没想别的。
等到了房价飙涨,房价三万多一平的时候,他留了一户,其他全部出售,给儿子女儿把钱一分,又回老家了,这一次一直住到去世,去年的年底,老头在一个下午突发心梗,安然去世。留下的家产数千万,老板负责给儿女一分,老家的房子卖了,跟儿子去了省城。
老头跟我父亲关系比较好,平时也经常打电话,所以他们家的情况我还是很了解的。我父亲对他的评价是,命好,干啥都行,干啥都不赔钱,干啥都顺。这老头一辈子没干过吃亏的事,没做过赔钱买卖。万事不求人,到死都是安安静静的走。
人这一辈子,命有八尺,难求一丈,你努力,你拼搏,可是总觉得差那么一点点,有的人每天吃饭喝酒跳舞唱歌,挣得就比你多,有的人整天起五更爬半夜,摸黑起早,养家糊口都难,差距就是这么大。你说是能力差距还是机遇差距?房地产的大波浪大家都遇到了吧,可是发财的有几个?机遇是公平的,能力是后天形成的,这都能够弥补,唯独命运,强求不来!
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阅读我的文章。发布者:四九巡城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ead49.com/archives/1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