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度来说,地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往往象征着一个地方辉煌的历史,在中国,找到一个有上千年历史的地名是一点也不困难,有时候甚至能找到有三千年历史的地名(比如河北邯郸),现在很多地名一听就很有韵味,通常两个字的城市名都有这个特点。
但是嘛,中国有一个区域有些怪,这个地方的地名呢?总显得有些别致,这就是东北,这个地名的地名,有的听不懂(齐齐哈尔,哈尔滨),有的则听起来很“土”(双鸭山)…
为啥这么说?我们随便举例子好了:山海关以南的省份啊,地名都是什么呢?首先X州的很多,什么苏州,杭州,赣州,广州…而且绝大多数地名都是两字,比如绍兴,九江,桂林….一听就很有文化底蕴。
江南地名
但是东北的地名则和内陆风格迥然不同,这里的地名都是啥呢?齐齐哈尔,哈尔滨,佳木斯,双鸭山…完全的别致画风,这到底怎么回事?
当然,这里绝不是给地名分个高下,前文已经说了,地名是一个地方重要的历史文化组成部分,东北的这些地名这么有特点,实际也是和这里独特的历史人文环境有关的。
东北特殊在哪里呢?首先,这里在古代属于少数民族地区,虽然近代由于关内山东,河北一带的汉民“闯关东”,使得东北成为汉文化占绝对主体的地区,但是在古代,这个地方是少数民族聚集地,辽宁一带有时候还被中央政府控制,但辽宁以北的吉林,黑龙江甚至更北,中原王朝往往就鞭长莫及了,顶多在名义上保持控制。
所以,东北有很多地区的地名实际上并不是汉语,而是满语(女真语)或其它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比如:齐齐哈尔(辽朝时有济沁哨所,“齐齐”是济沁的谐音,由济沁河得名,“哈尔”是“哈日”,在古契丹语中有阻挡、防守之意,在军事上作为哨岗、哨所解释);佳木斯(名字来源于满语,佳木斯为驿丞。一说意为“巫师(萨满)祈祷之处”);吉林(这个听起来是汉语,其实也是满语音译,满语吉林乌拉。吉林汉译“沿近”之意,乌拉汉译“江”)…
而且,一直到现在,东北有很多地名都没有确切的考证,比如“哈尔滨”,这肯定不是汉语,但到底来源是什么至今众说纷纭,有“满语晒网场说”、“满语羊肩胛骨说”、“满语‘哈勒费延’及‘扁’说”、“女真语阿勒锦说”、“女真语天鹅说”、“蒙古语平地说”、“通古斯语官渡口说”、“俄语大坟墓说”、“人名说”等不同观点…还有长春,这个地名听起来是汉语地名,但也有一种说法是由满语“茶啊冲”音译过来的,当然,也有说是延续了清末“长春厅”,或来自“长春花”…
其实在古代,东北的地名就有这个特色,比如明朝设置的奴儿干都司(管理东北的羁縻统治机构),“奴儿干”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女真语“山水画”的音译,因为当时那里没怎么开发,所以风景漂亮嘛。
此外,东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开发很晚,而且资源丰富,所以这就导致这里出了很多工矿城市,这些城市文化底蕴自然不会很足,所以地名就显得土里土气,比如“双鸭山”(重要的煤矿基地,1914年当地农民在岭东、岭西等从事副业生产时发现了露头煤,以后逐渐成为人口聚集地);“鸡西”(20世纪初发现煤矿,从屯垦地发展为城市)。
这其实不仅限于东北,内地一些工矿城市,或者是开发较晚的地方也一样,比如平顶山,攀枝花,六盘水,有的更直接的就黔西南,黔东南什么的…
对了,东北还有一个石油城市大庆,建国后石油工人艰苦奋斗,在这里发现了大油田,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个大喜事,所以油田被称为“大庆油田”,城市也随即被命名“大庆”。
而且,东北还有一个极为特殊的地方:这里近代饱受帝国主义(主要是日俄)侵略,所以有些地名还是外国人给完善的。比如大连,19世纪末俄国人强占大连后,1899年8月11日,帝俄沙皇尼古拉二世发布建立自由港的敕令,并将青泥洼改名为“达尔尼”(俄文Дальний,远方的意思)。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战胜沙俄后,将“达尔尼”改名为“大连”,音译俄文中的“达尔尼”谐音。
那么?东北有没有和内地风格一样,历史悠久的地名呢?当然也有了!东北虽然远,但自古以来受中原影响非常大,而且辽宁一带很长时间还是汉族地区,所以也有些和内地风格一样的地名,比如沈阳(根据《陪都纪略》及《全辽志》的记载,沈阳因其离地位置处于沈水之北,因“水北为阳”,即“沈水之阳”而被命名为沈阳);铁岭(917年,辽太祖在此地冶炼银子,故将富州改为银州;明代时,在银州设铁岭卫,不过明朝的铁岭还延伸到了朝鲜一带)。
也正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东北地区的地名之所以如此“独树一帜”。
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阅读我的文章。发布者:四九巡城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ead49.com/archives/2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