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这首脍炙人口的童谣,我想只要是个在中国长大的孩子就没有不会唱的,我小的时候,这首歌是在音乐课上的时候,音乐老师认认真真的教给我们学唱的。为此还曾经编排过舞蹈,在学校的文艺汇演中登过台呢。这几天看新闻,歌词变了,以前的一分钱,足足飙升了一百倍,变成了一元钱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先不论警察叔叔什么心情,就是这飙涨的币值,就让看新闻的我,感到童心大悦,同时看新闻的几个朋友们一起讨论起来,是当着笑话来讲的。我唱歌的时候是三十年前,短短的三十年的时间,一分钱就变成了一元钱,是什么原因让这首歌的歌词发生了变化?改变歌词的目的是什么?背后表达了什么意思?
一分到一元,直观的表达了物价所发生的变化
有多少人还记得一分钱的样子?一分钱在三十年前能买点什么?我记忆中的一分钱是这个样子的,黄色的票面,还有轻飘飘的铝制银币,那时候有一分,二分还有五分钱,五分钱的个头大,一分钱的个头最小。那会的一分钱确实能买点东西的,我家门口的小卖部用一分钱能买到一颗糖,正正经经的糖,用纸包着的,放在嘴里甜滋滋的,还有那种汽水糖,放在大罐子里,做的像个汽水瓶子形象,放在嘴里以后,化开了以后,糖的里面是一股水,味道跟汽水一模一样。
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一分钱了,现在别说是一分钱,就是一毛钱也买不到什么东西了,从什么时候一分钱开始消失了,我也没有认真地想过。不知不觉的一分钱就从我们身边离开了,走的无声无息。离开的原因我想更多的是功能的消失,主要还是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消费水平了。你拿着一分钱,还挺占地方的,放在兜里面,他又干不了什么,买不了什么东西,你还会用他么?还会携带它么?不会的。物价是淘汰他的原因,物价决定了一分钱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流通市场,这两年物价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钱不够用是每一个人都会表达的共识。
有钱人觉得钱不够用,没钱的普通人也觉得钱不够用。以前一百块钱能请七八个人,摆上一桌子喝得晕头转向,现在一百块钱只够在饭店点一个硬菜,还不能太硬了,硬大劲了一百不够。我上学的时候,我爸一个月给我200块钱,是我一个月的伙食费,我要是不跟同学下馆子,踏踏实实的在食堂吃,月底我还能攒点钱,给自己买条牛仔裤。现在200不够了,前两天还有个新闻,大学生一个月管她妈妈要四千的生活费,妈妈没给,她发牢骚上了热搜。物价上涨的速度超过了涨工资的速度,所以我们老觉得钱包瘦。什么时候停下他高冷的脚步,不要在拖着我们的钱包减肥了。
一分到一元,隐晦的表达了成年人的不耐烦
爸爸一分钱什么样子?爸爸你见过一分钱么?爸爸你捡过一分钱么?不厌其烦的解释孩子们的问题,现在的孩子不知道他的爸爸妈妈对一分钱的印象是什么?孩子们没见过一分钱的样子,在他的印象中,这满大街,要是捡钱,也得是一块钱的才能捡到,想捡个一分钱,实在是太难了。成年人每天朝九晚五,上班下班,工作是忙碌的,职场是残酷的,没钱是实在的,未来是看不到的,明天是继续的,在面对孩子们天真无邪的双眼,认真而又专注的眼神,幼稚而又毫无意义的问题,大人们被现实折磨的身心俱疲的身体,还顾得上怎么回答孩子们的问题么?与其每天被孩子们的问题折磨着,改个歌词还是很容易的,毕竟在现实的价值观面前,一元钱对于现在的小孩子更加的容易接受。改上一句歌词,逃避一些现实,离开那些毫无意义的问题。让自己被纷乱的现实骚扰的神经得到些许的休憩,一分还是一元?这些没有意义的问题,最好不要再来打扰我。
一分到一元,是傲慢还是偏见
这首歌为什么会传唱这么久,为什么每一个孩子们都会唱,我想一个是传达了正确的行为准则,另外通过这首歌的言传身教,对少年儿童成长有着向好,向善的表达意义。《一分钱》出自国家一级作曲家、著名音乐家潘振声之手。1964年的一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组向潘振声约稿,请他写一首赞扬“好孩子”的歌。收到约稿信后,潘振声很快又想到那些温馨的场面。此时正是硬币在社会上大量流通的时候,他联想到孩子们的拾金不昧和回家时与警察叔叔告别的情形,便创作了歌曲《一分钱》,这首歌创作出来以后,很快就被作为小学音乐课的入本歌曲,一直到现在孩子们都在传唱着。
说这首歌脍炙人口我想无论是50后,还是70后,甚至00后都会异口同声的同意。可是在这里我想问一下,既然这么脍炙人口,为什么要改?出于什么目的?是真的连经典老歌都要符合实际意义么?我觉得根本没有必要,歌曲要符合歌曲的韵律,你不能觉得物价上涨了,一分钱失去了意义,就把他改成符合实际意义的一元钱,那有什么必要呢?孩子们知道拾金不昧就可以了,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意义难道不懂么?再说这歌曲改了一元钱以后,我试着哼唱了两句,根本没有原来的味道了。这些问题我都知道,难道改歌曲的人不知道么?当然一定会知道的,知道为什么还要改?因为他认为需要改,因为这首歌不符合他的物价观念,至于这首歌你唱着舒不舒服,并不在他的考虑之内。
一分到一元,是中国经济的路标
从当年的一分到现在的一元,中国经历了文革,经历了拨乱反正,经历了改革开放,经历了经济腾飞,经历了凭票购买,经历了商品琳琅满目,这种经历代表了我们的发展历程,从小时候的没钱也买不到东西,到现在的有钱你就随便买,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成功的,十几亿人的温饱解决了,大家都享受了改革带来的红利,我们一次次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谋划自己的理想,因为旧的落伍了,这背后是日益有钱的中国人的自信,也正是这份自信,对生活水准不断的提高,对生活品质不断地有更高的追求,以前我们是当个万元户就满足了,到后来的十万元,百万元,再到现在的亿万富翁,从无到有,从有到丰,再从丰到精,这是一条不断推高物价的线路图,我们的要求高了,以前吃饱就可以了,现在不行了,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吃精,吃细。
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当年一分钱的汽水糖即便是有的话,我想人们也害怕过于便宜的价格,是不是品质有问题而不敢购买。所以说,从一分到一元,代表了中国经济腾飞,代表了我们经济腾飞之路已经超越了过往任何一个年代,一分钱是前进路上的路标,一元钱也是,而从一分到一元,我们走过了几十年的时间,这是荣耀与自豪,是值得骄傲的地方。
一分到一元,是现在也是将来
一分到一元,他悄悄的来了,是飞涨的物价,还是真正代表了经济实力?有些事情终归还是要接受的,在前进的道路上既能看到风景,也能看到地上的垃圾。现在的一元,未来还有可能变成十元,百元,不管你接受还是拒绝,他终究还是跟消费观念,跟物价,跟经济能力挂钩的。这也是一个信号,如果你觉得多了,说明你手里的钱不够,你如果觉得少了,那说明你有钱。但是不管怎么说,今天不能决定明天,但是只要你努力,明天是可以改变的。
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阅读我的文章。发布者:四九巡城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ead49.com/archives/2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