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9月,内蒙古乌兰察布察右前旗,开挖掘机的毛存奎,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挖到了部分黄金文物,其中包括金牌两件、金条一根。认识到这些文物的价值后,他就联系了自己的大哥,他大哥的一位朋友在公安部门工作;大哥在询问过这位朋友之后,大哥就告诉毛存奎,应该把这些文物带回来交给当地的公安。毛存奎回到家乡以后,把这些文物交给了当地的公安;2010年的10月12号,当地的公安也开具了证明,证明毛师傅找到的文物已经上交。据王存奎说,当时文物局的相关领导还夸奖他觉悟高呢。
时间飞快,七个寒暑过去了;在2017年一天,毛存奎到当地博物馆参观,当参观到自己上交的文物跟前时,他惊讶地发现,展橱里展出的那件文物和他当时上交时不大一样,原来在文物上镶嵌的红的黑的绿的宝石少了不少,毛存奎就感觉非常郁闷。在询问当地博物馆工作人员后,他感觉博物馆的解释不合理;近日毛存奎就通过网络联系上了江苏台的一名记者,在连线记者采访时,他用生硬的普通话说:“原来比现在好看,上面原来宝石挺多的,现在宝石太少了,他们(博物馆)说是他们洗过,宝石洗掉了。”
毛存奎至今仍然有两点存疑,一、文物上的这些宝石到底去哪儿了?二、据毛存奎说,他上交的这批文物已经被鉴定为国宝级的文物,是西汉早期,匈奴最具有代表性的出土文物之一。他说按照《文物法》的相关规定,自己找到了文物并且上交,应该根据当地的情况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但是他一分没有。考古界对待出土文物的修复保养应该是修旧如旧,除了金银器的氧化不可抗拒以外,按理说清洗过的金属文物上面,是不应该少任何东西的。如果说毛存奎所说情况属实,那么原来文物上红的绿的黑的宝石到底去哪了呢?这位毛存奎是否应该获得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呢?
无独有偶广州美院院长萧元利用职务之便多次拿着自己手中掌握的图书馆藏品库房的钥匙,将馆藏的画作取出来。之后,他自己花几天的时间完成摹本,把赝品悄悄放入库房,实施掉包。检方指控其贪污齐白石、张大千等人画作100多幅,涉案金额约亿元。这100余幅画中已有一部分被萧元委托拍卖公司出售,价款3000多万元。据检方称,剩余的画作经评估价值7000多万元。将偷盗的艺术品拿到公开市场出售,为何在几年时间内可以安然无恙?
北京外八庙文保部原主任李海涛在担任文保部主任长达10年的时间里,李海涛利用管理文物的职权,采取涂改文物档案、制造赝品、以文物残件、部件、附件代替库藏文物等方法,多次窃取外八庙库内的馆藏文物及文物部件259件,其中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56件,三级文物58件。李自己或伙同他人共卖出馆藏文物152件,其中一级文物4件,共从中获得赃款人民币320余万元和美金7.2万元。直至2002年,有文物专家在香港佳士得专场拍卖上看到来自外八庙的文物,并报告国家文物局,李海涛盗窃文物的事情才大白于天下。
“乱世藏金,盛世藏玉”,这些年中国文物热到全世界,以前那些不招人待见的东西都成了稀罕玩意,中国人历来怀旧情结严重,所以也催生出了收藏热,今天听说一件瓷器拍出了几个亿的天价,明天就是谁谁的画作再创新高。动辄千万上亿的价格让人们按奈不住的铤而走险,普通人召集兄弟伙去挖坟掘墓,而这近水楼台的文保人员就不必起早贪黑的钻羊肠小洞,直接把国家的变成自己的就完了,简单方便。
我一个搞收藏的哥们说过这么一句话,那些考古队,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谁家都有点上不了台面的宝贝。我曾经问过为什么?他的意思是靠啥吃啥就这么回事,靠着搞文物的工作,不弄点宝贝那就算白干了。
1988年,时任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隋唐室主任兼石窟寺勘察队(又称咸阳机场考古队)队长的贠安志,在负责 挖掘咸阳国际机场古墓期间,将民工挖出的一只唐代“四龙戏珠纯金双鞘镯”(国家一级文物)长期隐匿据为己有。在任考古队长期间,贠安志结识女青年巴某并与之姘居。令贠安志意想不到的是,其情妇巴某伙同男友赵有权于 1994年1月5日对贠安志实施抢劫,而使其隐匿的“四龙戏珠纯金双鞘镯”败露。不光这个手镯,这家伙还被查出“藏”了铜镜、古玉等国宝级文物。如果不是因为这家伙跟别人乱搞,没有人会知道这个墓葬出土过一件被评定为一级文物的手镯。这个手镯什么来历呢?独孤信儿媳的。(独孤信(502年—557年),原名独孤如愿,字期弥头,云中郡(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人 ,鲜卑族。西魏、北周时期名将,八柱国之一。)
新疆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副研究员黄小江自1984年—2000年长达17年之久不把发掘出土的文物入库,而且,从1984年至今新疆博物馆前后换了几任领导班子,没有一届严格执行国家规定,采取措施把黄小江保管的文物入库。而这样做到而后果是文物大量流失,被黄小江私自处理的文物根本没有记录,无法考证。而事发后,黄小江仅仅被判处三年徒刑,相比于盗掘古墓的刑罚可谓是挠痒痒一般。
当然这几年随着监控技术的提高,那些在考古现场直接揣兜里的情况不会再出现了,另外规章制度也确实一步一步的完善起来了,杜绝了很多人的贪念,但是收藏热带来的巨大利益,依然挡不住某些人想要发大财的想法,近水楼台的工作便利,一边是巨大利益的诱惑,一边是不疼不痒的处理,难以遏制个别人铤而走险的想法,所以这几年来文保人员借工作便利公饱私囊的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而这还仅仅是被发现的倒霉蛋,那些没被发现的漏网之鱼又有多少呢?
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阅读我的文章。发布者:四九巡城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ead49.com/archives/6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