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听罗刹海市

罗刹海市是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中的一篇。讲一个容貌俊美的青年叫马骥,字龙媒,是商人之子。小时候聪明好学,考中了秀才,长大后父亲觉得他屡考不中,不如去做生意,马骥听了父亲话就答应下来,于是便跟着父亲开始游历各地做买卖。一次,他跟别人一起漂洋过海出去经商,船被台风刮走,漂了几天几夜,最后到了一座大都城,这地方的人生的是奇丑无比,而且怕他怕的要命,在那里待了几天后,跟当地人有了些简单的接触,慢慢的了解了当地的风俗习惯。
0ccc896b0c00ca7484371918c23ada7e.md.jpg

当地以丑为美,越是丑的极品越是被当地人认为是美丽的,马骥问他们为什么怕自己,他们说:” 听闻祖父说过,此地往西二万六千里,有个中国,那里人的形象大都奇形怪状。但这些都是道听途说而来,今日看到了你,这才信了!”而他们口中的美丽恰恰是马骥心目中丑的极品的那种恶丑。
6b0308f1fc8bc092206a06ba90692512.md.jpg

问他们为何这样穷困,他们说:” 我国所注重的,不在于文章好坏,而在于容貌美丑。相貌最美的,可以做朝廷大官,次一等的,做地方官,再差些的也可博得贵人的恩宠,因而也能得到美食养活妻子儿女。”这段话用马骥的逻辑就是相貌最丑的可以做大官,不那么极品丑的可以做地方官,再稍微不那么极品丑的达官贵人也喜欢,给些吃穿用度养活老婆孩子不成问题。换而言之就是你看我们这些老百姓就是长的太好看了,没办法,一事无成,只能在这里苦哈哈的过平凡日子。
07d32f363693ac90afe3ee8cda815059.md.jpg

第二天马骥请村民带他们去这国家的都城去看看,恰好遇到文武百官退朝。从朝廷中出来一个坐车的官员,村人指着说:” 这是当朝的宰相。”马骥定睛一看:两个耳朵都是倒过来生的,鼻子有三个孔,睫毛遮住双眼,如同帘子一样!接着,又有几个官员骑马出来,村人说:” 这些都是大夫。”然后逐个介绍他们官职,相貌大都长得狰狞怪异!可是随着官职的降低,丑陋的程度也随之减弱。不久,马骥往回走,街上行人望见他,都惊叫着四散逃开,边逃边跌,好似碰见妖怪一般!
79ac882073d8d10b9725b86b82bc1804.md.jpg

马骥的到来引起了罗刹国的轰动,有人说这样的异人得让国王看看,但又怕他长得过于奇特把国王吓到,于是便给他乔装打扮了一番,脸涂黑,粘上刺猬毛一样的胡须,一番装扮下来,见过他的人觉得甚是入眼。然后马骥又去了海市,见到了海里的三世子,被龙王嫁了女儿成了龙宫快婿等等一系列奇遇,没读过的朋友可以去读一下,书里面蒲松龄先生肯定是带了些针砭时弊的东西在里面,这一点毋庸置疑,不管是谁读都会体会到的。
778e11baa168c708e259c6329444fb36.md.jpg

但这种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百个人读就有一百种看法,我读跟我女儿读看法是截然不同的,所以也没必要做过多的解读,毫无意义,中国字的特点就在这里,同样一个字用不同的语气,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场合下表现的意义大相径庭,所以老外说中国话最难。
6688f47519ce372ad5bd52aee29d2fb4.md.jpg

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听了很多遍了,最开始听的时候我都不相信这是刀郎的歌,浓浓的二人转腔调,但又缺少点专业的二人转味道,我一开始以为是哪个小子冒充刀郎写了首歌来滥竽充数,直到这些天来这首歌越来越火,而且被网友们赋予了更多的解读以后,我才算是真正的相信了这首歌真的是刀郎的作品。

歌词写的有点东西,越品越有味道,每次听都不一样,而且这两天我听了几个专业的二人转演员的唱腔,真的比刀郎原唱好了不是那么一丢丢,极有味道,这一点我有啥说啥,或许因为我是东北人的关系,比较喜欢二人转。刀郎写这首歌到底是什么意思?真的是在内涵那几头蒜么?说心里话,我认为根本不可能。还有人说刀郎用了十九年时间磨刀为了宰这四头货,在我看来更是子虚乌有。刀郎是我很喜欢的歌手,因为那头鹰说刀郎的歌是农民歌我还写过文章抱过不平。
c7e04bc74d54db592bda0ef3133ee8bd.md.jpg

在我印象中刀郎算得上心胸开阔,有才有料的一个歌手。他写的歌我基本都听过,他唱功好不好?实话实说一般,他的歌好在什么地方?那一定是歌词,他是个创作型歌手,一靠曲子二靠歌词,曲子好听,抑扬顿挫,歌词好记,勾人心结。2002年的第一场雪,让所有人听了以后都能想起点什么来,他的歌词就是能撩拨你压在心底最隐秘,最柔软的那点小秘密,这也是他被大家喜欢,被大家追捧的原因。作为他的歌迷,我从来不认为他的歌曲是农民歌,也不认为他低俗。或许只有那些同行们才会觉得他低俗,他农民,因为干不过,只好用言语贬低,发泄一下内心的不满罢了,就好比孔乙己宁死不肯脱的长衫一样,说白了就是个脸面问题。
c024827545e5ae1c05cb6e2c31457ca8.md.jpg

蒲松龄在书中说:” 装出一副假面孔来迎合世俗,如此世态与鬼域无异。颠倒美丑、曲意逢迎的怪癖,天下都有。‘小的惭愧被说成小好,大的惭愧被说成大好’。“花面逢迎,世情如鬼。”有指桑骂槐的味道在里面。所以说我觉得不可能是在讥讽那几个家伙。歌曲中“那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那又鸟不知道他是一只鸡,勾栏从来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同样也描述了一个荒诞讽刺的世界。两者结尾不谋而合,我想刀郎大概率不会曲解蒲先生写作的初衷。
f2544bd030177513dc1227e3a561d083.md.jpg
罗刹海市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在针砭时弊,就好像郑智化的写的《大国民》,歌词极其的浅显易懂,想说的那些东西都在明面上摆着呢,于是就成了禁歌,当年这歌出来的时候岛内就立马火冒三丈了,回过头来看罗刹海市,细琢磨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在里面,只不过刀郎更隐晦一些,你要是没看过原书还真不知道他写的是啥,不知道他写的是啥就只能听个调调,多听几遍以后听出来点意味就把这歌往那几头烂蒜身上靠了过去,实际上在我看来根本不可能。把刀郎潜心多年创作的作品解读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磨了十九年的刀”,我觉得有点拉低了刀郎的格局,违背了我喜欢刀郎的情感。

 

 

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阅读我的文章。发布者:四九巡城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ead49.com/archives/92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7月17日 下午1:17
下一篇 2023年8月2日 下午1: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