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叫《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的网剧。凭借出色的剧本,快节奏的剧情,颜值高的男女主演,再加上各种爽点和噱头,让这部剧成为当下短剧浪潮中的“精品。我简单的翻看了一下这部爽剧,要不是凭借强大的意志力爬了出来,很大概率就是掉进去直到看完为止。剧情说不上有多么的出奇,但是不断抛出来的包袱如同刀压脖颈一般几乎是逼迫着观众不由自主的观看下去。但也正是这种逼迫让我不得不中断了继续观看下去的意愿,主动抽身逃离剧情的包裹,当放下手机的那一刻我仿佛从陷阱中逃出生天的感觉。不得不佩服制作短剧的人,极其精准的抓住了观众的心理,几乎每一个节奏都严丝合缝的按住了观众的脉搏,犹如一张网裹住了观众的脑袋,挣脱不得。
“咪蒙”这两个字在所有搞自媒体的人心目中犹如路标一样存在,当得知是咪蒙出品的时候,我理解了我自己被吸引的原因。咪蒙,依然还是那样充满剧毒。迷蒙曾经说过没有什么能让我泪流满面,除了热点、金钱、性、暴力。而这部剧,正是咪蒙箴言的真实呈现。没人能够逃脱一部情节被热点,金钱,性,暴力充斥包围的短剧,因为实在太爽了,所以我这种俗人被吸引也就不足为奇了。相比于普通电视剧的慢剧情,拖沓的节奏,短剧的快节奏,紧凑感是吸引观众的不二法门,传递低质量的价值观,紧紧抓住普通人内心关注的点是短剧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一直以为已经离开自媒体的咪蒙卷土重来了,而且来的这样气势汹汹,那些被压在箱子底下充满了毒性的法宝再次被咪蒙们擦拭一新,穿戴整齐的披挂上阵了。这一次咪蒙能够横行多久?这一次又有多少人能够被咪蒙短剧毒翻在地还是未知数,但仅仅凭着《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这部拍摄周期仅为10天,后期投入8万元,单日充值进账就高达2000万元之多,已经充分证明了咪蒙这一次是有备而来,再次凭着咪蒙箴言为自媒体的土壤播下剧毒的种子。《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已经来了,那《《老娘化不化妆,关你屁事》,《你的胸,我的胸》、《我有个春梦,你跟我做吗》,《嫖娼简史》,《每到过年,我就假装自己是处女》、《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就是耍!流!氓!》《试问,谁不想25岁赚3亿美元》、《诉我直言,不挣钱就是犯罪》《成年人,一年总有365天是抑郁的》《她被人渣强奸了一次,再被舆论强奸了一次》《我每天加班到死,存款还是0》《我曾经想过让父母去死》,《“我妈今天出殡,老铁涮个火锅吗”》,《那个孝顺的学霸,从22楼跳下去了》以及那篇令无数人唾弃的《寒门状元之死》还会远么?
有人说咪蒙和她团队的这种坏,是一种坏到骨子里,蛊惑人心的“教唆“。这些年来,一直有很多人为她开脱,理由最多的大概就是,凭什么说咪蒙的文章会教坏人啊,大家都是成年人,自己不会判断啊。说对了。永远不要低估这些文字垃圾的影响力。也永远不要高估成年人的判断力和对这种负能量、负情绪的抵抗力。就像“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里那些充满正能量的话语曾经激励了一代人一样,咪蒙和她的团队那些毁三观、无底线的话语,带来的也一定是死气、冷气。
在这个充斥着各式各样信息的时代,咪蒙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或一个团队,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市场逻辑——那种以流量为王、以煽动为手段、以毒害为后果的无底线追求。这不仅是对文化的亵渎,更是对公众智慧的侮辱。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内容为何能够大行其道?答案不言而喻,正是因为它们精准地击中了当代社会最敏感、最容易引起共鸣的神经,利用了人们对于刺激、对于逃避现实的渴望。
这种毒素的传播,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它不仅仅在于引诱人们浪费时间,更在于它逐渐侵蚀人们的价值观,扭曲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咪蒙出品的这些作品中,我们看不到任何对于人性的尊重,对于社会的责任,对于文化的传承。相反,我们看到的全是对于低俗的迎合,对于恶意的炒作,对于道德底线的挑战。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灯光昏暗的房间里,咪蒙团队正围坐在一张圆桌旁,绞尽脑汁的制造剧毒的情景短剧,他们挥洒着辛勤的汗水,创造出一部又一部令人眼花缭乱的作品。而我们,作为普通观众,在这场盛大表演中既是受害者,也是不情愿的见证人。当然,我们谈论咪蒙,不是因为我们在寻找一个文化反英雄。相反,我们讨论的是这样一种现象:在这个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一些内容制造者如何巧妙地利用我们的好奇心和对刺激的渴望,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沉迷于那些“剧毒无比”的作品之中。
咪蒙出品的剧集,就像是那些充满了添加剂的零食,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味道还不错,甚至让人难以自拔,但吃多了,你就会发现自己不仅没有得到真正的满足,反而可能会有种被“剧毒”侵蚀的空虚感。这就是咪蒙作品的独特魅力——它们让你爱不释手,同时又让你感到深深的罪恶感。所以,下次当你不小心点开了一部咪蒙出品的剧集,不妨试着以一个观察者的心态去看待它。或许,在笑看他们的奇思妙想的同时,你会突然意识到——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珍惜。我们不要太过严肃,毕竟,在咪蒙式的剧集中寻找深层次的人生意义,就像是在快餐店里寻找高级料理一样荒谬。我们也许应该换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把它当作一种奇特的社会现象来观察。就像是在动物园里看到一只正在做滑稽动作的猴子——我们知道这并不是它的本意,但这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些乐趣。
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这种现象的指责和批评上。这背后反映的是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的缺失和扭曲。为什么咪蒙能够如此猖獗?为什么这样的内容能够在社会上获得如此大的流量和关注?答案是复杂的,但归根结底,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文化生态和价值导向。我们需要的是建立一个健康的文化生态环境,一个能够鼓励正面内容生产、能够培养公众良好审美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环境。
作为读者,我们也有责任。我们应当拒绝低俗、拒绝毒害,追求高质量的内容,用我们的选择告诉市场我们真正需要什么。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那些真正有价值、有深度、有责任感的创作。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开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的文化生态投票时,才有可能逐步改变这种不健康的现状。我们不能让咪蒙式的文化继续猖獗。每一个享受阅读、珍视思考、追求真理的人,都应当成为这场文化自救行动的一份子。这不仅仅是对于咪蒙的反击,更是对于所有质量低下、毒害社会的文化现象的抵制。我们需要的,是一场文化的大清洗,一次对于价值观的重新塑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不是短暂的刺激和逃避,而是长久的思考和成长。让我们以一种幽默和轻松的态度来对待咪蒙式的文化现象。毕竟,生活已经如此复杂,我们不妨在批判中找到一丝乐趣,让自己的心灵在这场文化大战中,保持一份清醒和平和。
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阅读我的文章。发布者:四九巡城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ead49.com/archives/9473.html